魯迅曾經說過:“中國不過是一個巨大的廚房。”從農業社會到如今的信息社會,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人際交往是社會活動永恆的話題[1]。同時,人們的交往活動和飲食之間的關系也從魯迅的這句話中得到了某種印証。對於這個形象的比喻,我們可以追根溯源去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找到一種理解的方式。
一方面,從平時使用的詞語中就能發現中國社交文化和飲食文化的密切聯系。根據人際關系親疏程度的不同,我們把還不認識的人稱為“生人”,把交情甚好的人叫做“熟人”。劃分個體人際交往能力的詞語中,形容在人際交流中如魚得水的人“吃得開”,把和他人交往中有重要地位的人叫做“吃香”。另一方面,從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也能看到中國社交中體現與飲食的相關方面。春節期間全家可以通過共同吃餃子、煮湯圓進行情感交流,到了中秋節市場上月餅的熱賣也說明人們通過食物進行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此外,我們也通過一些諸如“食不言”之類的飲食禮儀的規定,發現了人們能夠共同遵守飲食禮儀規定去更好的認同彼此,建立溝通的可能性。無論是一些經過時間沉澱的語言,還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或者一些用餐禮儀規定,不難發現地是食物或者飲食已經是在中國語境下成為人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這個角度理解的飲食已經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用於充飢果腹的原始形式,家人團聚吃飯、朋友請客吃飯等是人們維系社會關系的常見手段,中國人也習慣於把飲食的場所作為社會交往活動的核心,在這裡人們與親友相聚加強人際關系中的強關系,與新朋友結識去建立人際關系中的弱關系,通過飲食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社會網絡,在社會交往的“大廚房”中使得飲食變為一種紛繁復雜人際關系網絡的縮影。因此,筆者傾向於把這種普遍地社交方式稱為飲食社交,簡言之,即通過飲食的手段進行一種社會交往。這種社交方式是利用人本身的對“吃”的自然性需求來滿足人們進行社會互動的社會性需求。
热点资讯